所在位置:
资料库 >  水文化
第六章 灌溉、供水、水运、水电Ⅰ
http://www.hwcc.gov.cn 时间:2015-06-08 15:46:53 来源:漳卫南运河网
打印
     

 

第一节 渠灌工程 

一、历史上的大型灌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主要灌区 

第二节 供水 

一、引黄、引岳济津 

二、引黄济冀输水 

三、岳城水库供水 

四、河道枢纽拦河闸供水 

第三节 水运 

一、古代漕运 

二、近代水运 

三、解放区的水运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水运 

第四节 水力发电 

一、水能资源 

二、山区小水电 

三、典型小水电站 

漳卫南运河水利开发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建有引漳十二渠,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大型引水渠系工程。漳卫南运河作为隋代南北大运河、元代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漕运发达,而且在百泉河有过分配水源的规定,力求解决漕运与灌溉需水的矛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漳、卫河流域已陆续兴建或扩建了多处引水灌溉工程,其中,灌溉面积达万亩以上的自流灌区有8处(漳河2处、卫河6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引水灌溉,自流灌溉工程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漳、卫河上的引水灌溉工程已星罗棋布。举世闻名的大型“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灌区,称之为“人造天河”,是现代水利发展之壮举。至1996年,仅漳、卫河流域灌溉面积达万亩以上的自流灌区已发展到40余处、机电灌溉站9处。为了解决本流域水资源的不足,在通过对本流域现有水库、拦河水利枢纽的合理的、科学的调度,充分利用本河系有限水资源的同时,还采取“引黄济津”、“引黄入卫(济冀)”等跨流域调水的办法,为沿河城市及工农业供水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漳、卫河上游山区,人们还利用水能资源,建设了许多小型水电站,为解决山区供电起到很大作用。 

第一节 灌溉 

一、历史上的大型灌区 

(一)引漳十二渠 

引漳十二渠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以漳河为水源,始建于战国前期,比李冰所筑的“都江堰”还早160多年,是我国见诸文字记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引水渠系工程。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当时灌区在漳河南岸,属魏国邺县①(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的邺镇)。据《史记》等古籍记载,魏文侯二十五年(公元前421年),西门豹受命守邺,“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当时漳河在邺城以西,由东南转向东北流(现在河道为东流),邺城在漳河东南岸(今邺镇在北岸)。渠首在邺西9公里,在10公里的漳河段上,依次修筑12座低溢流堰,每堰上游都开1个引水口,设闸门拦制,每口开凿1条渠道,共建成12条渠道,灌区近10万亩。《吕氏春秋·乐成》、《汉书·沟洫志》均记载该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所修,与《史记》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认为“西门豹溉其前,史起灌其后”。 

邺地土质盐碱,引漳十二渠建成以后,由于漳河泥沙沉积,改良了土壤,使灌区内的土地“成为膏腴”(《论衡·率性篇》),亩产提高8倍以上。从西门豹修建引漳十二渠后,两千多年,十二渠经历了多次湮废、修复和整治,使这一灌溉工程得以延续,工程效益得以不断扩大。 

东汉元初二年(115年),安帝诏令“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陂流,以溉民田”。 

东汉末,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以漳水围邺,打败袁尚,占领邺城后,组织修复了漳河十二渠,号称天井堰。西晋左思《魏都赋》在提到十二墱时说:“墱流十二,同源异口。蓄为屯云,泄为行雨”。大约在今安阳北部,临漳、魏县的西南及南部,灌溉面积大约数万亩。 

除天井堰外,曹操在邺城建有城市供水工程。曹操在经营邺都时,曾修建了铜雀台,金凤(虎)台和冰井台等著名建筑。为解决邺城供水,“引漳流,自城西入,经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也。……沟水南北夹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曹操在《登台赋》中所说的“引长明灌街里”即此渠。长明沟上游,邺西十里有漳渠堰,是一个城市供水、漕运和灌溉综合利用的渠首枢纽,其规模可能比天井堰的十二堰大。长明沟下游为利漕渠,尾闾经安阳河入卫河。 

后赵时,石虎(334349年)迁都邺后对漳河十二渠作了整修,“修西门旧迹,亦分十二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其流二十余里,世号天井堰”。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十月,于上游保漳村处,“发兵五万筑漳滨堰,三十五日罢”,以扩大十二渠的引水量。 

东魏天平二年至三年(535536年)“决漳水为万金渠,亦名天平渠”。北齐河清二年(563年),“堰漳水为河清渠,东流过西门祠入于邺”。这都是对漳河十二渠的改造和扩建。 

唐咸亨三年(672年),在刺史李仁纬带领下,在邺县开金凤渠(渠首在临漳县南5里);第二年从邺到临漳开菊花渠(渠首在临漳县西南45里),长30里;从滏阳(今磁县)到临漳开利物渠。这些都是天平渠的延伸,从天平渠取水。在安阳县老城(今安阳县东40里)北45里,还有万金渠引漳水入邺城。同年,还在今安阳市东20里,引安阳河水东流入广润坡,渠名为高平渠。 

宋时,又疏浚过高平渠,改名为千斤渠。后又更名为万金渠。 

元代,为保证漕运,将分渠堵塞,使灌区效益大受影响。 

明代,由西门豹、史起、李仁纬等领导修建的漳河十二渠还留有八条,其名称为“西门、天平、金凤、菊花、望云、百阳、天井、利物”等。 

清代及民国时代均有修渠引漳水的记载,但规模较小。民国十七年(1928年),引漳水溉安阳县。 

至今在岳城水库大坝东南十余里的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还可找到西门渠渠口的旧迹,当地群众称其为闸门沟。 

(二)百泉灌区 

早在商代,在今河南省辉县市一带就引用泉水灌溉,即今百泉灌区的前身。魏晋南北朝时期,卫河支流百泉河称其百门陂。当时就有灌溉之利。至唐代,曾有人记述百门陂“蓄为屯云、泄为行雨,沐时稼以俱就,喜年谷之屡登”,据唐长安四年(704年)孙去烦所书写的《百门坡碑铭》中云:“吐纳堤防,周流稼穑”,堤防是用来防洪,“吐纳”系指水门一类水利工程,用来调节水量,“周流”系指渠道一类的水利工程,用于排灌。这说明百泉的水利工程,既有防洪的堤防,又有排泄的水门,工程比较配套。但直到宋朝时期,据《宋史·河渠志》记述,“今御河上源止是百门泉水,其势壮猛,至卫州以下,可胜三、四百斛之舟,四时运行,未尝阻滞”,其主要功用还在航运。元代,御河(今卫河)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泉地区的农业,自明中叶以后,随农田灌溉的发展,逐渐兴盛。明嘉靖年间,百泉河上修建了五座水闸。分别为: 

马家桥上闸,在辉县西北5里,百泉之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郭淳创建,清代改名为仁字闸。 

马家桥下闸,在上闸以南,嘉靖三十年(1551年)分守参议敖宗庆建,清代改名为义字闸。 

张家湾闸,在辉县西南2里,敖宗庆建,万历元年(1573年)知县张一通重修,清代改名礼字闸。 

稻田所闸,在辉县西南5里,敖宗庆建,万历七年(1579)知县聂良杞重修,清代更名为智字闸。 

裴家闸,在辉县西南10里,嘉靖十四年(1535年)巡抚章焕建,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县卢大中重修,清代更名为信字闸。 

仁、义、礼、智、信五闸建成后,“壅水分田,艺以粳稻”,一度出现“地无沮洳之患,民免赔粮之苦”的局面。 

但是,灌溉与漕运需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为解决两者矛盾,辉县知县聂良杞于万历六年(1578年)“建立条格,刻石闸上”,根据户部有关规定启闭五闸,以合理分配水源。“庶几官民两便,万世可行”。 

清政府对百泉河用水,也制订了诸多规定。康熙三十年(1691年),规定每年三月初一至五月十五日,“三日放水济运,一日塞口灌田”,其它时间用竹络装石堵口,以达“大流济运,余水灌田”。雍正五年(1727年),何国宗于五闸上游建三座斗门,将百泉河水分为三股,中斗门分水一半,济运保漕,两侧斗门共分水一半,用于灌田。乾隆年间,为方便航运,规定航运期间,灌溉闸门一概不得开启。光绪十九年(1893年),还有“官八民二”,“官七民三”的分水规定。 

百泉河上的5座水闸,至今仍在使用。虽经多次改建,三七分水的原始闸形仍大体保持原样。其中,仁字闸分一大一小两个闸孔,基本保持原来的外观。 

此外,小丹河也有不少农田水利工程。明清时期,有关灌溉用水管理多将百泉河、小丹河、安阳河(洹水)等相提并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主要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卫河流域共有万亩以上灌区6处,即百泉、丹东、天赉、民生、三泉、珠泉等灌区;漳河流域有2处,即民有灌区和幸福灌区。20世纪60年代初期,河南省以漳河为水源,修建了闻名世界的红旗渠灌区。以后,随着岳城水库的兴建,民有灌区又进行了扩建,灌溉面积迅速扩展。到1996年,漳河流域有自流灌区19处(河北省境内7处,河南省3处,山西省9处),其中4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4处,即民有、大跃丰渠、红旗渠和漳南灌区,中型灌区15处;卫河流域有中型灌区23处,全部在河南省境内。漳卫河水系自流灌区情况详见表6-1(1)。除此之外,在漳、卫河上还有有效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机电灌溉站17处,其中,漳河3处、卫河14处,详见表6-1(2)。卫运河、南运河及漳卫新河沿岸也有许多灌区均以该河道为水源,由于得不到保证,因此有效灌溉面积较小。 

漳卫河水系大中型自流灌区情况表 

6-1(1) 

 

漳、卫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万亩以上机电灌溉站情况表 

6-1(2) 

 

(一)民有灌区 

民有灌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南部,灌区西部与太行山东麓丘陵高地接壤,东至卫运河,南至漳河,北至滏阳河。灌区分布于京广铁路两侧,控制面积2773平方公里,跨越漳卫河、子牙河、黑龙港三大流域,涉及磁县、临漳、成安、肥乡、魏县、广平、曲周、大名、馆陶9个县,105个乡镇,土地面积25.48万公顷,有耕地21.75万公顷。该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6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4万公顷,实际最大灌溉面积13.93万公顷(1977年)。 

灌区地形西南高,东北低,京广铁路以西为漳河洪积扇,地面坡度为1:4001:600。土壤为冲积洪积物,大部分为重粘壤土;铁路以东为大片漳河冲积平原,地面坡度为1:20001:4000,土壤受漳河故道影响,颗粒由粗变细,砂土、砂壤土和粘土呈条带状分布。 

民有渠的开凿,始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今河北省磁县岳城镇西乐毅冢附近,名为“公益渠”,实浇面积20公顷。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岳城、屯头、上七垣士绅首倡改建,跨越清水河架渡槽灌三村土地,竣工后实浇地200余公顷,命名为“天顺渠”。之后,几经周折,多次易名,民国20年(1931年)定名为“民有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灌区可灌溉磁县境内0.37万公顷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灌区收归国有。到1957年,已发展成为控制磁县、临漳、成安三县120多个村,可浇地1.8万公顷的大型灌区。。灌区经1958年扩建、1959年续建、1960年引水渠新建、1962年干渠段改造、1967年整体改建以及19641973年灌区配套,使灌区达到目前规模。 

1958年,灌区进行干渠扩建。扩建工程包括改建潘旺至豆公干渠55公里、新挖豆公至塔寺桥干渠62公里。共修建大小水工建筑物72座,其中岳城渡槽1座、进水闸1座、分水枢纽5座、跌水7座、单项分水闸5座、公路桥3座、大车桥21座、涵洞3座,完成砌体石方2.15万立方米、土方265.3万立方米,动员民工4.15万人,用工100万个工日,投资109.6万元。灌区内,各县共开挖支渠20条、斗渠92条,完成土方115万立方米,用工58万个工日。工程竣工后,控制面积1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6万公顷。 

1958年以前,灌区直接引漳河水,渠首在潘旺村南,引水能力810立方米每秒。1958年扩建后,引水3040立方米每秒。岳城水库的兴建和黑龙港排水系统的日趋完善,给灌区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排水出路。1960年引水渠工程竣工后,渠首闸改从岳城水库坝下引水,设计引水能力达到100立方米每秒。 

灌区中段渠道因淤塞输水能力小,仅10立方米每秒,且渠内水位高于地面。由于没有完整的排退水系统,加之渠系渗漏严重,灌水量过大,导致临漳县沿渠一带农田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总干渠输水能力,降低总干渠地下水位,1962年对三里屯至钟楼寺段进行改建,长度为33.7公里,改建建筑物19座,完成土方64.7万立方米、砌体3564立方米,投资115万元。改建后,总干渠三里屯至钟楼寺段输水能力提高到20立方米每秒,并改为地下渠,改善灌溉面积4.27万公顷,扩大灌溉面积1.89万公顷,改良盐碱地0.2万多公顷。 

1966年民有灌区编制改建规划,1967年进行整体改建工程。改建工程主要是总干渠由岳城村东红旗桥开始,经临漳、成安到魏县北张庄渡槽段的改建。这次改建工程,共开挖、扩挖总干渠1条,长103.14公里,干渠、分干渠4条,长148.77公里,新建建筑物192座,完成土方733.2万立方米、砌体3.18万立方米、混凝土1.87万立方米,用工405万工日,总投资909.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4.2万元)。改建后,渠道过水能力:总干渠达到100立方米每秒,二干渠25立方米每秒,三干渠20立方米每秒。 

1996年,灌区拥有总干渠1条,长103.14公里,输水能力100立方米每秒;干渠3条,总长125.97公里,输水能力4020立方米每秒;分干渠1条,长22.8公里,输水能力9.06.76立方米每秒;支渠102条,总长615.67公里;斗渠349条,总长597.2公里。现有各类建筑物2317座,其中干渠建筑物347座,支渠建筑物1208座,斗渠建筑物1638座;排水渠干沟8条,长411.7公里,干排建筑物139座;支沟52条,长267.8公里,支排建筑物322座。泄水渠2条(用于干渠紧急泄水和向邯郸市工业输水),全长7公里,设计流量2030立方米每秒。灌区共有机井23268眼,年提水能力4.44亿立方米。灌区布置详见图6-1 

6-1 民有灌区图 

 

民有灌区自1961年岳城水库开始蓄水后正式从岳城水库引水灌溉。196219966月,渠首共引水95.18亿立方米,平均年引水量为2.80亿立方米,最大引水量是1976年用水年度,达6.42亿立方米;最小引水量是1984年用水年度,仅0.18亿立方米。1977年最大灌溉面积13.93万公顷,1984年灌溉面积为0公顷,该年(日历年)民有灌区引水0.89亿立方米,全部用于邯郸市工业、生活用水。 

灌区>灌区的兴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提供了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n> 

不断改善,促进了灌区农业的稳定高产,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据19851990年资料统计,全灌区粮食比灌前增产39.37亿公斤,其中,水利因素增产19.44亿公斤(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为0.49);棉花增产1.13亿公斤,其中水利因素增产0.56亿公斤(灌溉效益分摊系数0.49)。全灌区水利因素增产总值10.94亿元,其中,小麦5.89亿元、玉米2.94亿元、棉花2.11亿元。 

民有灌区除农业灌溉外,从1958年开始,通过滏阳河向邯郸市输水。到1990年,共向邯郸市供水16.04亿立方米,平均年供水0.5亿立方米,1967年最大输水1.65亿立方米,保证了邯郸市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连续性。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连续多年干旱少雨,灌区灌溉水源缺乏,近80%的灌溉水源来自地下水,由于连年超采,使地下水位连续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灌区采取了在排渠下游建闸蓄水、利用村边的坑塘蓄水,进行灌溉和回灌补充地下水。蓄水的水源主要是来自岳城水库汛前腾库迎汛的弃水。如198951731日,引弃水0.53亿立方米;610日~711日,又引弃水1.39亿立方米,除了0.44亿立方米用作灌溉外,其余弃水全部用作回灌地下水。据对临漳、成安、肥乡等县6791眼机井的水位观测,当年地下水位平均升高1.52米,最少回升值位0.5米,最大回升值大5米之多。因此,岳城水库多数年份的弃水被引入灌区进行蓄水回灌,使灌区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国民20年(1931年)后,灌区由沿渠22个村组成的“民有渠社”经营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民有渠管理委员会,由磁县人民政府领导。1957年,改名为民有渠灌溉管理处,由邯郸专署领导。1958年以后,灌区实行专业机构管理和群众组织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其中专管机构是19582月成立的邯郸专区民有渠灌区管理委员会。1962年成立民有渠管理处,属邯郸地区水利局领导。19842月,该处与滏阳河管理处合并为邯郸行署水利局漳滏河灌溉管理处,管理处下以渠系并结合行政区划分为7个管理所,管理所下结合配水和工程任务设管理段。所与段均为专管派出机构,负责管理段的干渠工程和配水管理。群众性管理组织是干、支渠管理委员会及受益村水利基层组织。1988年,灌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根据各县的不同情况,健全了不同形式的管理体系:常年用水的建立了以闸所、乡和干渠委员会三位一体的干渠委员会,直管到乡、村;季节用水的则采取县、乡村分级管理的办法,管理所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搞好工程及用水管理。 

1966年以前,按亩计征水费。1967年开始,以水量计征。1968年起,执行以水量计征加收以亩计征基本水费。19913月起,水费标准是常年灌区每亩基本水费1元,季节灌区每亩基本水费0.5元;灌溉水量水费以灌区计,渠口计算,每供水1立方米收水费3分。 

(二)红旗渠灌区 

红旗渠灌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县(今林州市)境内,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20世纪60年代初林县人民历经10年奋战,投资1.25亿元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西与山西省平顺县、壶关县相邻,北以浊漳河和漳河为界,与河北省涉县接壤,东连安阳县与鹤壁市,南邻本县的淇河灌区。灌区受益范围包括林县境内的城关、姚村、合涧等13个乡镇410个行政村,拥有农业人口64.22万人、耕地面积4.82万公顷,灌溉面积3.60万公顷。详见图6-2 

灌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沟壑纵横,山峰起伏,灌溉面积主要分布在城关、元康、横水、河顺、东岗等山间盆地。干渠绕山沿等高线布设,多数支渠垂直等高线布设。灌区高程海拔240450米。灌区实行引、蓄、提、灌相结合,主要水源是浊漳河河水,年均引水量3.056亿立方米。灌区内,有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合计兴利库容0.44亿立方米。另外小(一)、小(二)型水库和塘堰可蓄水0.24亿立方米,共计可用水量3.66亿立方米。 

6-2 红旗渠灌区图 

 

浊漳河是林县唯一的可靠水源,195910月,“引漳入林”列入林县县委的工作日程。1960年经河南、山西两省省委商定,由河南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将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侯壁断。引水方式为无调节河道引水,设计引水流量为20立方米每秒,正常年引水流量为13立方米每秒。 

渠道分三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从19602月~196412月,分四期建成红旗渠总干渠,并于19654月正式通水。第二阶段是修建一、二、三3条干渠,工程于196510月开工,1966420日全部竣工通水。第三阶段是19665月开始,完成总干渠河口至分水岭51.6公里的加高加固工程(渠墙由2.5米加高到4.3米)以及支、斗、农渠配套工程。至19697月,红旗渠灌溉工程全面竣工。197010月~19748月,又对总干渠进行了全线加固,使总干渠的过水能力提高到20立方米每秒,安全标准也有明显的提高。红旗渠总干渠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至林县分水岭,全长70.6公里,渠道设计纵坡18000,底宽8米,渠高4.3米,设计正常流量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23立方米每秒;分水岭以下分设3条干渠。一干渠沿太行山东麓向南至合涧与英雄渠汇流,全长39.4公里,设计纵坡1400015000,设计流量14.06.8立方米每秒,下设桃园分干渠和支渠13条,灌溉面积35.2万亩;二干渠沿林县盆地东北边山腰蜿蜒东去至马店,全长47.6公里,设计纵坡1100015000,设计流量7.72.3立方米每秒,并在7处设跌水,总落水100.2,控制支渠13条,灌溉面积11.6万亩;三干渠从总干渠尾上游560米的左侧引水至东岗盆地,全长10.9公里,设计纵坡明渠为13000,隧洞为11000,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2.3立方米每秒,下设5条支渠,灌溉面积4.6万亩;英雄干渠从弓上水库二级输水洞引水,引水渠尾与红旗一干渠汇流段,全长11.4公里,设计纵坡13000,设计引水流量8立方米每秒,英雄干渠与一干渠汇流后,以下英红干渠经南山至油村,全长11.8公里,设计纵坡12000,设计流量8.9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1.2万亩;淅南干渠渠首在弓上水库坝后约0.7公里,沿淅河右岸下行5公里与原英雄五支渠相汇南行到粟园,全长29.4公里,设计纵坡180011100,设计流量2.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2.86万亩。全灌区共有支渠51条,总长542.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73.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此外,灌区内还兴办水电站4座,装机10台,总容量7620千瓦,正常年发电量2500万度。乡村共建水电站46座,装机60台,总容量5910千瓦,年发电量500万度。 

19651997年资料统计,红旗渠累计从漳河引水93.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7000万亩次,粮食增产14.5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6.05亿元。红旗渠运行以来,不仅解决了几十万人吃水难的问题,而且大大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开始灌溉前,粮食单产不足100公斤,工业产值甚微。灌溉后,1997年粮食单产270公斤,工业总产值也达10亿多元。据观测,1996年夏季,灌区内小麦亩产平均350公斤,而未浇水的亩产不足50公斤;1997年秋季,灌区内浇水一遍的耕地,玉米亩产达200多公斤,而一遍没有浇的则大面积绝收。 

在管理方面,红旗渠灌区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核算,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专管机构设置上,有灌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管理委员会,由林州市市长任主任、主管农水的副市长与农委、灌区管理局、水利局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各乡(镇)主管农水的副乡(镇)长和有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灌区管理局为常设机构,负责灌区的日常工作和293.6公里干渠的管理,组织协调各受益乡(镇)搞好现有渠库配套、维修、抢险、水费征收等;灌区13个乡镇全部建有水利站,负责900.5公里支斗渠的管理和各村水费的预收。群管机构共有410个村设立了基层水利服务站,负责2819.5公里斗、农渠和300余座库塘的使用管护,组织本村用水、水费征收和完成上级分配水利工程养护、抢险任务。市、乡、村三级管理网络,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水利服务体系。 

1992年,林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水费计收标准。其中农业用水水费按用水量水费和基本水费两部分征收,基本水费标准按用水保证程度以乡镇为单位划分为一、二、三等,每亩分别征收小麦3.02.52.0公斤。用水量水费征收标准以乡镇接水地点(支渠水口)为计量点,用水旺季每立方米征收水费15厘,乡镇水利站可另增加57厘;用水淡季每立方米征收水费3厘,乡(镇)可另增加2厘。工业消耗水,以用水单位使用干、支渠接水点为计量点,每立方米征收水费100130厘。生活用水每立方米征收水费60厘。灌区现行水价与供水成本价(农业水费成本价110/立方米,工业供水成本价370/立方米)相差甚远,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请,力争新的水费标准尽快出台。 

1992年以来,分期对红旗渠总干渠、一干渠、三干渠、英雄干渠、英红南分干渠、桃园分干渠等进行了技术改造。1995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水利部将红旗渠灌区确定为全国首批20个重点灌区试点项目之一。至1997年,已全部完成试点项目建设任务,从而提高了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使灌区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红旗渠通水后,乡、村兴建林场,不仅绿化了秃山荒滩,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发展了林业,使林业成为林县振兴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灌区内,还先后兴建水电站88座,其中群众利用红旗渠自然落差兴建的小水电站16座。 

总干渠沿太行山的悬崖陡壁,穿高山,跨深谷,施工之艰险,工程之浩大,国内外驰名。红旗渠现已开辟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漳南灌区 

漳南灌区绝大部分在河南省境内,小部分在河北省。灌区受益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郊区、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鹤壁市及河北省临漳县,计35个乡镇。整个灌区分为幸福、万金、洹南、洹东、汤河5个分灌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万公顷,原有效灌溉面积为6.08万公顷,后衰减到2.83万公顷。1996年实灌面积不足1.58万公顷。详见图6-3 

 

6-3 漳南灌区图 

漳南灌区于19664月兴建,196910月开灌。工程设计单位为河南省安阳地区水利局,漳南施工指挥部组织施工。总干渠建成后,将幸福、万金、洹南、洹东、汤河5个分灌区连成一片,设计引水流量为100立方米每秒,正常年为70立方米每秒。总干渠由岳城水库供水,引水方式为坝后引水。输水线路有两条,一条通过幸福渠、万金渠向安阳市区、安阳县及汤阴县送水;另一条通过安阳河经洹南、洹东两渠向内黄县送水。除此之外,万金渠的部分水量由安阳河上游的彰武水库供给。汤阴灌区也可由汤河水库供水。 

1、幸福灌区 

幸福灌区是一个古老灌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商人周正元投 

资建渠,竣工后成立薄利灌田公司,卖水获利。民国17年(1928年)归地方管理,改名为三民渠。1949年灌溉面积5万亩。1949年后,改名为幸福渠,从漳河上有坝引水。岳城水库建成后,在漳南总干渠五孔桥(位于渔阳村北)上引水,设计流量13.6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16.1立方米每秒。干渠长26.9公里,支渠5条总长99.04公里,连同安阳河以北、自漳南总干渠引水的3条支渠,设计灌溉面积为1.53万公顷。多年来,由于水量不足,渠系工程损坏和管理不善,1996年有效灌溉面积仅0.53万公顷。 

2、万金灌区 

万金灌区创建自唐咸亨三年(672年),刺史李景堵洹开渠原名高平渠。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间,韩琦浚渠后改名千金渠。明弘治七年(1494年)抚民参政朱瑄浚修,改名万金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建石闸,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拦安阳河建石堰,加大了入渠流量。民国期间,渠闸由渠户自理,成立水利协会,专办渠田纠纷的事宜。按规定,沿渠各闸每月按时开闸放水。安阳西干渠有4座闸,即曲沟闸、流寺闸、盖村闸、孙平闸。渠道延伸至安阳城东,有南、北、中3条万金渠。南万金渠经安阳城南自大王庙至小官庄入洪水河;北万金渠经安阳城北向东自小清河起,至后刺头东入洹河;中万金渠经城东门口东入广润坡。 

现在,万金灌区上建有“五八”总干渠、万金、胜利3条干渠。 

万金总干渠由高平村村西引安阳河水,设计流量为7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10立方米每秒。自渠首至安阳市北关,渠长22.4公里,其中衬砌2.7公里,灌溉0.16万公顷。总干渠至安阳北关设有水闸,下分白壁、高庄两渠。白壁干渠渠长10.9公里,设计流量1.7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2.5立方米每秒;高庄干渠渠长6.7公里,设计流量5.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6立方米每秒,共有建筑物202座。总干渠还担负着向安阳电厂、安阳钢厂供水任务,供水流量4立方米每秒,年供水量约1.26亿立方米。 

胜利干渠修建于1950年,在北固村村西,引安阳河水,经夏寒村北,至徐家桥汇入万金渠,渠长15.7公里,其中衬砌2.42公里,有各种建筑物23座。设计流量3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3.5立方米每秒。 

“五八”总干渠建于1956年。后从彰武水库引水,经西高平、彰武,至田村西南,退入羑河,渠长30.5公里。设计流量2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2.7立方米每秒,有各种建筑物102座。 

万金渠设计总灌溉面积2.54万公顷。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实际灌溉面积仅0.68万公顷。19911996年,对万金总干渠和胜利渠完成了技术改造工作,不但提高了工业供水的保证率,并且使农业灌溉有了保证。 

3、洹东灌区 

洹东灌区建于196811月,设南、北两干渠。在安阳县白壁乡郭盆北的安阳河上建拦河浮体闸,由安阳河引水。总干渠设计流量21立方米每秒,渠长11.65公里;南干渠自高庄分水闸分水向东南,过安濮公路向东,沿公路两侧到邓庄入内黄县境,长16.36公里,引水流量2.58.5立方米每秒;北干渠自高庄分水闸引水向东,经申庄村北,至狄庄东南入内黄县,渠长20.37公里(包括内黄县境),引水流量3.6311.25立方米每秒。 

4、洹南灌区 

洹南灌区位于安阳县东部平原,自19563月兴建南干渠,19571958年兴建北干和东干渠。渠首从白壁乡郭盆北引安阳河水,引过水流量3.5立方米每秒,灌溉永和、吕村和辛村3个乡0.24万公顷农田。1968年,安阳河建拦河浮体闸后,与洹东渠同在闸上引水。1963年洪水把灌区冲毁,到1965年底全部修复并修建了配套工程。现建有总干渠1条,干渠3条,支渠pan>28条,斗渠265条,农渠539条;排水干沟7条,支沟28条,灌溉面积由0.24万公顷扩大到1.13万公顷。 

洹南、洹东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3.66万公顷,设计由漳南总干渠引水到安阳河,由安阳河送水到郭盆浮体闸,在闸前取水灌溉。后因水量不足,现仅能用安阳市区工业及生活退水。1996年,有效灌溉面积只有0.6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仅0.23万公顷。 

5、汤河灌区 

汤河灌区位于汤阴县境内,1959年兴建。以前水源依靠汤河水库供水,1966年以后由漳南总干渠引水。80年代岳城供水减少后,又改为由汤河水库供水,设计灌溉面积0.97万公顷,1996年有效灌溉面积为0.2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为0.14万公顷。 

1966年,由中央和河南省批准建设漳南总干渠,将5个灌区连成一片。至1996年,漳南灌区共建有总干渠1条,渠长28.62公里;干渠15条,总长210.66公里;支渠91条,总长422.13公里;斗渠1294条,总长1258公里,斗渠以上有各种建筑物10996座。建有排水干渠26条,总长189.78公里;排水支渠42条,总长312.5公里;排水斗渠98条,总长186.4公里。建有各种排水建筑物968座。灌区内现有机井3050眼,并全部配套。 

漳南灌区以岳城、小南海、彰武、汤河水库为主要水源。彰武、小南海水库兴利库容6421万立方米,年平均调节水量2.5亿立方米。汤河水库兴利库容2500万立方米。19629月至19966月,漳南灌区从岳城水库累计引水49.19亿立方米,年平均引水1.45亿立方米,最大引水水量是1973年年度的4.33亿立方米。 

灌区是在老灌区的基础上,经过改建、扩建、完善、配套建成的大型灌区。灌区建成前,粮食亩产只有200公斤左右;灌区建成后,粮食亩产持续增长,到1997年达750公斤左右,吨粮田面积已达到0.72万公顷。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水产养殖、旅游等业的发展。另外,经漳南灌区每年为安阳市电厂、钢厂等企业供水1.26亿立方米左右,为城市生活供水约0.2亿立方米,对安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灌区在管理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群结合。各灌区在安阳市水利局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灌区管理制度,使灌区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灌区采取三级管理,管理处(所)负责干渠的维护、更新、改造,协调受益乡(镇)搞好渠道及其他水利设施的配套、维修、抢险及水费征收等;各有关乡(镇)负责支、斗渠的管理工作和各村水费的征收;斗渠以下工程由受益村组织群管人员负责,并采取专群结合、分工协作的方法,实行计划配水,按量收费。工业水费的征收,由管理处(所)直接向用水企业征收。 

据测算,漳南灌区农业水费成本为0.08/立方米,1997年实际执行价为0.05/立方米,季节性灌区则为0.026/立方米。工业水价按0.22/立方米计征。漳南灌区1997年征收工业水费2251万元,农业水费155万元。水费收入主要来源于万金、幸福两灌区。 

(四)人民胜利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域内没有引黄骨干灌溉工程。19438月,在河南省武陟县境内修建了张菜园闸,拟建引黄济卫(河)灌溉工程,但干渠内建筑物未及竣工,即行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引黄灌溉事业发展很快。194911月,黄委与平原省水利局联合勘查了原引黄济卫灌溉工程,并提出了查勘报告。195010月,政务院批准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19513月动工兴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渠首闸,19523月建成,412日开闸放水,当年浇地1.89万公顷。该项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流域兴建的第一处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为了永记人民的胜利,定名为“人民胜利渠”。1952103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渠首视察。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南起黄河,北至卫河,西界共渠,东沿黄河故道延伸至柳卫、丰庄一带,工程总控制面积1183平方公里。受益范围包括新乡、获嘉、武陟、延津、原阳等县及新乡市郊,共有45个乡、803个村、246.4万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9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55万公顷,加上以井灌为主以渠水补源的面积最大可达6.67万公顷。1997年实际灌溉面积4万公顷,大部分在新乡市境内。详见图6-4 

灌区工程由灌溉、排水、沉沙和机井4个组成部分。灌溉系统由渠首闸、总干渠和干、支、斗、农、毛各级渠道及建筑物组成。渠首闸位于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以西1500米处的黄河北岸,总干渠平行京广铁路,从渠首武陟秦厂开始,自西南向东北于张菜园处建闸穿黄河大堤后,经何营、王井到新乡市饮马河口汇入卫河,全长52.7公里,共有建筑物98处,干渠5条,总长91.16公里;支渠43条,总长260.5公里;斗渠2021条,总长1293公里。 

排水系统由干、支、斗、农四级渠道组成。卫河是人民胜利渠的主要排水河道。东、西孟姜女河是灌区内东、西两条干排。下有支排33条,斗排640条。各级渠道共有各类大小建筑物4675座。 

 

6-4 人民胜利渠灌区图 

泥沙处理系统主要由沉沙池及进水闸渠和退水闸渠等组成。主要设施为沉沙池,灌区共有沉沙池3处,面积为6平方公里,容积为85万立方米。 

人民胜利渠自1952年投入运用以来,至1996年,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发展壮大阶段(19501957年)。人民胜利渠于1950年由黄委开始规划设计,19513月开始施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设计灌溉面积2.4万公顷,当年实际灌溉面积1.89万公顷。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期、第三期工程,至1954年设计灌溉面积已达到4.8万公顷。 

第二,严重挫折阶段(19581961年)。1958年,豫北平原几乎全部发展成引黄灌区,由于大引、大蓄、大灌,致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盐碱地由1957年的0.64万公顷增加到1961年的1.88万公顷,粮食产量下降,灌溉面积由4.8万公顷下降到1.6万公顷。 

第三,整顿恢复阶段(19621970年)。1962年以后,引黄灌区纷纷停灌,只保留1.33万公顷灌溉面积。灌区严格控制引黄水量,平除阻水工程,扩建排水系统,停止种稻。1964年开始在灌区兴建机井,提取地下水灌溉,使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次生盐碱地基本得到控制。1970年实灌溉面积上升到3.48万公顷。 

第四,稳定发展阶段(19711990年)。1971年以后,灌区管理机构陆续恢复,灌溉系统逐步修复配套,井渠结合,增强了抗御干旱能力,粮棉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灌区灌溉面积在恢复到原来4.8万公顷的基础上又有所扩大,加上井渠双灌面积,达6.67余万公顷。 

灌区建成以来,共引黄河水285亿立方米。截至1997年,灌区向农业供水16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01亿亩次。据分析,从1952年到1995年,灌区共增产粮食56.46亿公斤、皮棉2.51亿公斤。灌区已成为豫北地区粮、棉高产稳产基地之一。1997年豫北地区大旱,灌区外一些地方秋粮绝收,而灌区内平均亩产达490公斤。同时,灌区充分利用原低洼盐碱的背河洼地沉沙改土,淤改土地0.6万公顷,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稳定高产田。 

农业经济的进步,带动了灌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涌现了小吉、李台、龙泉、刘庄等许多小康村、镇和史来贺(全国人大常委)、刘志华等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人物,其中七里营乡的刘庄和小吉镇的京华实业公司等闻名全国,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灌区视察、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人民胜利渠的建成,还在城市供水、济卫航运、向灌区外补源送水等方面发挥了作用。1970年后,新乡市城市供水日益紧张,通过人民胜利渠引进黄河水作为第二水源,已累计供水14.3亿立方米,平均年供水0.60.8亿立方米,占新乡市总供水量的70%左右。1972年起先后4次引黄济津,总引水量近9亿立方米,为缓解天津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19521985年间,人民胜利渠共引黄河水68亿立方米,产生了不小的航运效益,同时利用济卫水灌溉了大量农田,为新乡、安阳、鹤壁34万余公顷耕地补源送水达25亿立方米,控制了地下水位,有利于农业增产和改善生态环境。 

灌区专业管理组织: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及所辖3个分局、5个管理处和1个科研中心、1个实验场;群管组织包括乡、村管理组织和渠系管理组织。据1986年统计,灌区共有45个乡水利站、有803个村水利服务组、803名斗长和2409名护渠浇地人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基层管理体制变化,乡(镇)保留了水利站(或水利公司)。灌区用水管理以计划用水为中心,抓好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推行用水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理顺用水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充分发挥水资源作用。据初步测算,灌区农业供水成本为0.1/立方米,城市工业供水0.32/立方米,城市生活供水0.26/立方米。19975月,根据河南省文件精神,灌区实际执行水费标准为:农业水费按方计收的为0.04/立方米(渠首计量),按亩计收的秋粮、麦连作55/亩(年),旱作35/亩(年);工业用水0.20/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0.08/立方米,这两项也均为渠首计量。19931997年,灌区实际收水费从656万元提高到1270万元,实收率为52.5% 

()共渠 

1957107日,水利部批准引黄济卫扩建工程(共渠)。该工程为国家“二五”计划重点工程,新建渠首闸、共渠渠道,入卫河后利用卫河、卫运河、南运河作为输水总干渠,设计灌溉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土地约67万公顷,并可为天津市工业、生活及天津至新乡间的航运提供用水。1957年冬,冀、豫、鲁三省人民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共同开挖这条具有济卫、灌溉、防洪综合效益的大型引黄渠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渠首闸书写了“共产主义渠”五个大字。 

该渠首闸在河南省武陟县秦厂原人民胜利渠渠首上游,与河南省原(阳)延(津)封(丘)武(陟)获(嘉)干渠渠首闸合建在一起,设计流量分别为2005030立方米每秒。19571129日开挖基坑,195851日放水,7月初基本竣工,施工由河南省水利厅第二施工队承担。渠首闸闸前在黄河滩地内有引水渠0.9公里。水流过渠首闸后,在新乡县合河镇处穿过卫河,在卫河左岸平行向下,全长111.68公里。渠道设计底宽50米,上口宽80米,设计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干渠土方工程自19581月由河南省新乡地区西部8县及河北省数万民工共同开挖。195851日试放水,521日正式向下送水。至925日,共引黄送水9.66亿立方米(河南用水除外),再加上漳、卫两河底水,输入南运河的总水量为38.63亿立方米,济卫最大流量为213立方米每秒,最小为13立方米每秒(在黄河特大洪峰时曾一度闭闸)。 

引黄总干渠自5月放水以后,引水流量变化剧烈,忽大忽小,即连续发生渠岸坍塌现象,渠底淤高,渠道断面遭到严重破坏。在此期间,经新乡专区党政领导动员人力物力进行抢护维修,才维持通水。为按照设计标准输水,漳卫南局提出整修计划,并报经水电部批准,91619日,在新乡市召开总干渠整修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负责人有河北省水电厅副厅长韩文光、山东省防办副主任陈铎、河南省新乡专区副专员张经、引黄灌溉济卫管理局局长郝生云、漳卫南局局长苌宗商等。会上对总干渠整修施工工作及各省应分担的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决定101日在河南武陟县庙宫成立秦厂引黄总干渠整修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由漳卫南局副局长韩东征担任,冀、豫、鲁三省各派副指挥长1人。根据各省受益大小、合理负担的原则,按532的比例,冀、鲁、豫三省共派出民工2万多人,经过60天的紧张施工,于1220日顺利完成了第一期的整修工程,基本上可以满足输水200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要求。 

由于淇门以下卫河断面小、弯道多,水流下泄不畅,不适应输水要求,且造成卫河两岸次生盐碱化迅速发展。1959年,河南省决定实施第二期工程,即将共渠沿卫河左岸向下延伸。该工程从小河口开始,穿过淇河,经童山、屯子,在老观嘴北入卫河,渠长44公里,设计上口宽100米,纵坡15000,渠道泄洪能力为400立方米每秒。19591020日动工,由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和濮阳等7县民工14多万人施工。19607月竣工,完成土方3100万立方米。由于工期短,劳动强度大且生活条件较差,后期劳力外流严重,工程未能彻底完成,但能满足输水200立方米每秒的要求。 

为了统一管理漳卫南运河灌溉问题,195872023日,漳卫南局在德州召开了引黄水量调配座谈会,冀、豫、鲁三省水利厅派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对水量调配工作上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1959年,农业部、水电部在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分别以[59]农水基字第38号、[59]水利字第1号文下发漳卫南局,明确:秦厂引黄工程(包括人民胜利渠)共可引水330立方米每秒,除河南人民胜利渠灌区、武加灌区、原延封灌区及卫东灌区用水160立方米每秒外,其余170立方米每秒,给下游山东、河北两省分配(分配比例详见表6-2),并随文下发了农业部、水电部“关于漳卫南运河引黄水量调配的管理办法”,明确了水量分配原则、执行办法等,分水点以楚旺水文站为河南省向下送水计量点,四女寺水文站为山东与河北两省分水点,山东、河北两省插花地段引水数量管理问题,由两省协商拟订管理办法。 

山东、河北两省分水比例表 

6-2 

 

备注:①1月份为冰冻期一般不能输水,故未计算,如能送水则按2月份的比例分配。②总干渠引水量大于或少于170立方米每秒时,均按比例增减。 

(六)漳卫南运河穿堤灌排涵闸(管)工程 

由于引黄济卫扩建工程的投入运行,促使冀、豫、鲁三省在沿漳卫南运河兴建引水闸涵、扬水站,发展灌溉。19583省共兴建涵闸74座、扬水站3199马力,提引水能力达1184立方米每秒,据不完全统计共灌溉农田37.5万公顷。1959年,三省在沿河又增建引水闸涵、扬水站100余座,共灌农田约63.5万公顷。1960年年底,沿漳卫南运河共有引水涵闸140座、涵管137座。19711976年,漳卫河扩大治理时,改、扩、迁建排灌涵闸(管)共计519座。根据1976年十三局河道管理分局编印的《漳卫南运河基本资料汇编》,漳卫南局所辖河道上共有穿堤排灌涵闸269座,扬水站穿堤涵(管)567座,共计836座。19781985年,卫河干流扩大治理后,在漳卫南局所辖河道上的引水闸涵达74座,引水能力约1397立方米,排水涵闸>248座,排水能力约1nt>1095立方米每秒,合计比1976年又增加53座。 

由于这些穿堤建筑物施工质量差,造成一座穿堤建筑物就是一处险工,也是一处隐患。对这些涵闸(管)除险加固是必要和迫切的。1973212日,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在京召开第四次会议,在会议纪要中指出“卫运河两岸现有引水能力已经很大,水源不足,为了合理安排上下游用水,讲求工程实效,两岸不应新建或扩建引水建筑物”。1992年,国家计委、水利部由以工代赈渠道安排经费用于漳卫南运河河系涵闸(管)除险加固。在海委领导下,漳卫南局于1992835日、111822日分别在邯郸市、泰安市召开涵闸(管)除险加固以工代赈工程座谈会和规划工作汇报会,并开始实施。19931995年,按照冀、豫、鲁三省汇总统计,共计除险加固涵闸(管)436座,总计投资2359.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02万元,地方匹配557.7万元。 

1996年底,漳卫南局所辖河段上,共有穿堤建筑物1451座,其中涵闸340座、涵管1111座。详见表6-3 

漳卫南局所辖河道穿堤建筑物统计表 

6-3 

 

第二节 供水 

一、引黄、引岳济津 

19721983年,共五次引黄(引岳),经漳卫南运河向天津市送水。 

(一)19721973年引黄济津 

1972年,天津市春旱继夏旱,全年降雨仅313.9毫米,上游各大小水库蓄水甚少,入海河的各河流先后断流,天津市用水处于极度紧张状况。经国务院批准,并由天津市与冀、鲁、豫三省共同协商,于1125日起,由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1.37亿立方米,送水期间卫河基流1.73亿立方米。截至1973228日,天津市九宣闸共计收水1.03亿立方米。 

(二)1973年引黄济津 

1973513日~628日,第二次引黄济津,人民胜利渠渠首引黄河水1.6亿立方米,通过第三号跌水最大流量为55立方米每秒,入卫后加入卫河基流,送水期间经卫河元村站总水量1.90亿立方米。通过四女寺枢纽最大流量为80立方米每秒,水量为1.28亿立方米。天津市九宣闸共计收水1.08亿立方米。 

送水初期,513日,卫河楚旺站流量为22.8立方米每秒,卫运河称勾湾站为22.7立方米每秒,临清站为16.9立方米每秒,四女寺枢纽站河干。由于天旱,河道水量损失很大,61日四女寺枢纽才见水。61日沿河普遍降雨,一般为30毫米左右,整个6月份沿河平均降雨总量约为150毫米,610日天津才开始见水。 

(三)19751976年引黄济津 

1975年,天津市再遇干旱。经国务院同意,水电部决定从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连同卫河基流,共计向天津市送水4.38亿立方米。 

引黄济津工作从19751020日开始,1976215日结束,历时118天。为照顾沿河农业冬灌用水,19751117日~1215日共停送27天。 

19751018日人民胜利渠开始引黄,197626日结束。人民胜利渠渠首闸最大引水流量为59立方米每秒,通过第三号跌水最大流量为52.2立方米每秒,引水总量为2.32亿立方米,扣除停送引黄阶段的0.69亿立方米,共计向下游送黄河水1.63亿立方米。 

19751018日开始引黄时的卫河、卫运河河道水情为:卫河楚旺站143立方米每秒,南陶站125立方米每秒,卫运河临清站131立方米每秒,四女寺枢纽向南运河放水109立方米每秒。 

送水阶段,加入引黄水后,卫河楚旺站最大流量为165立方米每秒,总水量为6.51亿立方米;卫运河南陶站最大流量为165立方米每秒,总水量为7.18亿立方米;卫运河临清站最大流量为167立方米每秒,总水量为7.19亿立方米;经四女寺枢纽节制闸向南运河送水最大流量为135立方米每秒,总水量为6.37亿立方米;天津市九宣闸收水最大流量为105.5立方米每秒,总水量为4.38亿立方米。 

这次送水比较顺利的主要原因:一是9月份卫河流域降雨较多,一般在150毫米以上,卫河基流较大;二是沿河省、地(市)、县发扬风格,送水组织健全,工作得力。 

 
     
     
     
     
  编辑:李宏伟  
     
     

郑州代做工资流水公司北京打购房银行流水潮州房贷工资流水 打印商丘打背调银行流水金华办流水账单黄冈车贷银行流水泉州做背调银行流水芜湖做薪资流水常德代办离职证明孝感流水账单查询咸阳工资流水账单代做贵阳做流水单潍坊公司银行流水制作衡阳转账流水查询南通制作银行流水账单大连工资代付流水打印肇庆代办房贷流水金华开签证工资流水邢台薪资流水打印包头开工资流水南宁薪资银行流水办理台州办理薪资流水宜昌查询转账银行流水菏泽离职证明代开信阳转账银行流水开具宁波公司流水代做银川转账流水查询武汉办理房贷银行流水赣州代做银行流水电子版株洲代办购房银行流水湛江办理自存银行流水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郑州代做工资流水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